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标准(高血压危象名词解释)

凡太百科

今天凡太百科给各位分享高血压亚急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标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血压达到180/120以上,应该怎么办?如何紧急处理?

工作和生活中,很多高血压患者或以前从未有过高血压的患者,在诊所、社区、甚或家中测量血压时发现:自己血压突然明显升高,甚至收缩压达到180mmHg以上,和(或)舒张压达到120mmHg以上。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人不以为然,尤其是那些平时血压就相对较高的患者,他们习以为常,对此不理不管;而有些人因为害怕脑血管意外,非常紧张、非常担心,而焦虑不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那么,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临床上,血压短时间内急剧升高,一般有两种情况:1、高血压高血压急症;2高血压亚急症。

一、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是指 :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在某些诱因作用下,甚至没有明显诱因下,患者血压急剧升高 ,通常SBP 180mmHg和(或)DBP 120mmH 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眼底等重要靶器官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的表现。例如,高血压的同时,伴有明显的超过平常的严重头晕、头痛;或同时出现了明显的胸闷、气喘、胸痛等不适;或者同时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症状,这些都是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脑病、高血压颅内出血(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子痫等。

高血压急症时某些靶器官已经不能适应这么高的血压,过于急剧升高的血压也对靶器官造成了急性损害,此时病情危急,需要快速降低动脉血压,因此必须马上去医院急诊紧急处理。此时的处理原则是:立即去医院,尽快降压。高血压急症降压药物的选择,不仅要求起效快、降压效果确切,而且在降压过程中,不能因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造成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医生会根据不同情况首选静脉制剂,比如尼卡地平、拉贝洛尔、硝普钠、硝酸甘油等降压药物,尽快将血压控制在安全水平,这样才能控制靶器官继续受损。

但在院前急救 、静脉通道建立前 、条件有限无法使用静脉制剂等情况下 ,口服和舌下含药是紧急处理高血压急症的重要手段 ,其中以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应用最为广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法进行院前紧急处理:

1、 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 舌下含服(不要嚼碎),15min 后疗效不显著再服20mg 。

2、 卡托普利片:25mg舌下含服,15min 后疗效不显著再服 25mg 。

3、 N硝苯地平缓释片 卡托普利片 :硝苯地平缓释片剂10mg 卡托普利片12.5mg 舌下含服 ,15min 后疗效不显著再服上述剂量。

舌下含服硝苯地平以前一直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但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由于硝苯地平片降压速度、幅度及持续时间无法预测,导致血压骤降而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高血压急症患者禁止使用口服或舌下含服短效硝苯地平治疗;而硝苯地平缓释片则具有安全 、有效和平稳降压等特点 ,更适于救治高血压急症。 有研究显示:采取第一种方法即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后,血压在含药后5min开始下降,1h 达到降幅高峰并保持稳定,持续3 5h ,无明显增加心率,无明显副作用。显效率达到40.0% 、总有效率达到77.8%。

卡托普利片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有扩张血管 ,抑制醛固酮分泌 ,减少钠水潴留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改善心功能 ,降低血压等多方面的作用。有研究显示:在采取第二种方法即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片,对高血压急症有较好疗效:血压在含药后4min开始下降 ,1 2h 达到降压高峰 ,并保持稳定,持续4 6h ,心率无明显增加 ,无明显副作用。显效率达到48.9% 、总有效率达到84.4%。

硝苯地平缓释片和卡托普利作用机制不同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有研究显示:采取上述第三种方法即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和卡托普利(12.5mg)种药物小剂量联合舌下含服 ,5min 后血压开始下降,30min 2h 获最大降压效果 ,持续 6 ~ 8h ,显效率71.1% 、总有率93.3%。明显高于第一、二种方法 。 因此在高血压急症的院前急救时,如果能够同时获得硝苯地平缓释片和卡托普利片,应该使用第三种方法。如果只能获得其中一种,可以使用第一或第二种方法。

二、高血压亚急症

高血压亚急症是指: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在某些诱因作用下,甚至没有明显诱因下,患者血压急剧升高 ,通常SBP 180mmHg和(或)DBP 120mmH,但是没有明显的靶器官损害的急性症状,仅仅只是血压升高,超过180/120mmHg;患者可以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和烦躁不安等,但都比较轻微,和平时血压略高时的症状差不多。如果上述症状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出现的,而是最近一段时间都是如此,则不属于高血压亚急症,而应称为:未能控制的高血压状态。

高血压亚急症,因为没有靶器官的急性损害,不需要使用静脉药物快速降压,这时只需要平稳降压。此时需要要停止一切体力活动,放松心态,保持安静的休息状态;然后可以采取上面介绍的高血压急症院前紧急处理的方法,即使用小剂量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和卡托普利片联合舌下含服的方法来临时处理;也可以临时服用1 2片平常服用的降压药来处理。比如,平常服用坎地沙坦和氨氯地平,每天早上各吃一片,平常血压也控制的很好,但是在某个时间发现血压突然升高,达到180/110mmHg以上,休息10分钟过后再次测量,依然如此,也没有其他不适,符合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那么此时可以临时加服1片坎地沙坦或者氨氯地平,或者两种药物各吃1片,然后静坐,或卧床休息。要注意的是,此时不要含服或口服硝苯地平等短效降压药,以防血压迅速下降,以及药物快速代谢完毕后血压的急剧上升,因为血压的大幅波动更容易导致靶器官受损,比如脑中风。而服用长效降压药,血压可缓缓下降,避免血压过度、过快下降。如果第二日血压又恢复正常水平,可以继续维持原来的降压方案治疗。如果第二日血压依然很高,未在正常达标范围,则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在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之后与你的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并寻找血压升高的原因。看看有没有颈椎病发作、有没有睡眠障碍、有没有漏服、停服高血压药等不规律服药情况、有没有突发事件的刺激、有没有受到惊吓及过于紧张、焦虑的情绪等等诱因。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避上述诱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重新调整降压治疗方案;如果血压急剧升只是偶尔发生,比如几个月1次,一般临时处理之后维持原有的高血压治疗方案继续治疗,注意寻找引起血压升高的诱因并加以避免即可。如果以上血压突然急剧升高的情况反复发作,应该尽早去医院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之后,注意寻找诱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方案。

三、未能控制的高血压状态

也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与医生充分沟通,在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之后,寻找血压未能良好控制的原因,并调整降压治疗方案,尽快把血压控制到目标范围。

高血压亚急症需要与高血压急症鉴别。区别两者的惟一标准是有无新近发生的急性进行性的严重靶器官损害,并不是血压升高的程度。因为高血压急症是一种有高度危险性的心血管急危重症,须立即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阻止靶器官进一步损害。凡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血压急骤升高且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应即刻到医院就诊,接受专科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待病情稳定后应逐步过度至常规降压治疗并长期坚持。而高血压亚急症和未控制的高血压状态虽然也很严重,但却没有那么紧急,可以在社区医生或专科医生远程指导进行暂时处理后到常规门诊就诊即可,不必去浪费有限的急诊资源。

高血压危象名词解释

在疾病防治中,我们需要多关注一些平时的健康保健知识,这对于我们身体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高血压危象也是由高血压引起的一种疾病,这是很常见的呢,那么, 高血压危象名词解释 ,来了解一下。

高血压危象名词解释

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在高血压早期与晚期均可发生。危象发生时,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以及伴有动脉痉挛(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视网膜动脉、冠状动脉)累及相应的靶器官缺血症状。

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血压升高后引起的很危急的病情现象。而且,高血压危象是高血压病人在高血压病程上出现的一种特殊的临床现象。另外,妊娠高血压的孕妈也会出现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是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收缩,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的结果。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on crisis)包括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ve urgency)及亚急症(Hypertensive urgency)。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的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高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子痫等。而收缩压或舒张压急剧升高,无靶器官急性损伤者则定义为高血压亚急症。

虽然在概念上看起来,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的区别在于靶器官是否出现急性损伤。但是需要强调的是,靶器官损害并非是区别高血压急症与高血压亚急症的唯一判断标准。

高血压危象会引起死亡吗

很多的高血压患者都会担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高血压危象会导致死亡吗?其实,任何一种疾病都有致命的可能,患者的重点应该要在如何治疗。特别是孕妈,不要担心这样的问题,要好好接受治疗。因为情绪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病情的发展。

高血压危象是高血压过程中的一种严重症状,病情凶险,尤以并发高血压脑病、急性心力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一旦症状发作,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否则可导致死亡。研究表明,高血压危象的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5%左右。高血压危象是一种很严重的状态,如不及时进行救治,许多人出现不良后果,一部分人死亡。特别在农村和缺医少药地区,其死亡率高达70-90%,五年死亡率99%。看完以上对于高血压危象的描述后,高血压患者是不是会有些担心呢?

其实,高血压患者不必过早的担心,首要的是医生准确的确诊和患者积极的接受治疗。只有及时采取有效的药物和综合治疗措施,其死亡率可被有效地降低至25%以下,五年的死亡率可降至50%以下。想要降低高血压危象的死亡率,医疗设施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精彩推荐:

如何快速怀孕 人工受精 排卵试纸 试管婴儿 不孕不育 男性备孕的技巧是什么 清宫图准确率达99%吗 备孕时怎样同房能生男孩 射精快能生男孩吗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是高血压患者并发的一种极其危急的症候,常在不良诱因影响下,血压骤然升到26.6/16千帕(200 高血压危象的症状。其诱因包括过度劳累、精神创伤、寒冷及内分泌失调等。

高血压危象的病因

在原发性高血压和某些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由于某些诱发因素的作用可引起高血压危象。其发生的病因有多种,常见的有:①缓进型或急进型高血压,其中一期和二期患者均可发生。②多种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动脉狭窄、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脏结缔组织病变所致高血压。③内分泌性高血压,其中有嗜铬细胞瘤、肾素分泌瘤等。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卟啉病(紫质病)。⑤急性主动脉夹层血肿和脑出血。⑥头颅外伤等。在上述高血压疾病基础上,如有下列因素存在,高血压患者易发生高血压危象。

目前研究已证实的诱发因素是:①寒冷刺激、精神创伤、外界不良刺激、情绪波动和过度疲劳等。②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或同时食用干酪、扁豆、腌鱼、啤酒和红葡萄酒等一些富含酪氨酸的食物。③应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后发生节后交感神经末梢的儿茶酚胺释放。④高血压患者突然停服可乐定等某些降压药物。⑤经期和绝经期的内分泌功能紊乱。

此外,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和血管加压性活性物质过量分泌,不仅引起肾小动脉收缩,而且也会引起全身周围小动脉痉挛,导致外周血管阻力骤然增高,则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此时发生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的发生机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高血压患者在诱发因素的作用下,血液循环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去甲基肾上腺素和精氨酸加压素等收缩血管活性物质突然急骤的升高,引起肾脏出、入球小动脉收缩或扩张。

高血压危象的症状

此类疾病原统称为高血压急症,1984年国际联合委员会根据治疗需要将其分为要求立即治疗和允许在短期内降至要求的目标水平2种。1997年JNCVI统一为高血压危象,并根据靶器官损害和是否需要立即降压治疗而将高血压危象分为高血压急症和次急症。

高血压急症:指高血压伴有急性进行性靶器官病变,舒张压常≥18.3kPa(130mmHg),需要立即降压治疗(但并不需要降至正常范围)以阻止或减少靶器官损害,常需要静脉内用药。主要包括:①高血压脑病;②急进性/恶性高血压伴有心、脑、肾、眼底的损害;③高血压合并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④高血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⑤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肺水肿;⑥高血压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⑦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⑧子痫;⑨嗜铬细胞瘤等。

高血压次急症:也称为高血压紧迫状态,指血压剧烈增高而尚无急性靶器官损害。允许在几小时内将血压降低,不一定需要静脉内用药,可允许口服用药。主要包括有:①急进型/恶性高血压无心、脑、肾、眼底损害;②先兆子痫;③围术期高血压等。

高血压脑病的发生机制相当复杂,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与脑循环自身调节功能失调有关。在正常情况下,脑血流量在一个相当大的血压波动幅度内保持恒定。脑动脉口径大小,动态变化有其特点,不依赖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而是脑动脉壁直接对血压作出舒张和收缩的反应。

高血压危象的检查

发作时尿中出现少量蛋白和红细胞,血尿素氮、肌酐、血糖升高。

眼底检查有视网膜出血和渗出。

高血压脑病辅助检查:

1、眼底检查 显示出高血压眼底特征,可见视网膜动脉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强烈的痉挛、硬化或有出血、渗出和视盘水肿。

2、脑电图检查 可出现局限性异常或双侧同步锐慢波,有时表现为节律性差。由于脑水肿之故,常有广泛性慢波出现。

3、脑脊液检查 压力明显增高。化验结果多为正常,偶见几个红细胞或白细胞,蛋白质含量稍有增加。

血压测量:卧、作、立位血压应在患者平卧2分钟后,以及从卧位迅速站起后1~3分钟内测量,同时应记录心率。如果从仰卧位起立后1~3分钟内收缩压至少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就可以定义为体位性低血压,这是交感缩血管神经功能衰竭的典型表现。有条件者还可以做直立倾斜试验。

血压测量正常值:

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应130mmHg,舒张压85mmHg。

高于正常值:

血压正常高限或高血压前期:收缩压在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5~89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60mmHg(18.6~21.3kPa),舒张压在90~95mmHg(12.0~12.6kPa)

Kaplan提出有以下疾病:急性左心室衰竭、尿毒症、脑血管意外、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瘤、头损伤、癫痫发作后、红斑狼疮、脑炎、急性焦虑症伴有过度通气综合征。在确诊急进型及恶性高血压前必须将上述引起血压增高的疾病一一除外。

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血压危象可以发生于原发性高血压,或者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现象,其病因多种多样,预后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高血压危象的治疗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降压药物起始剂量宜小,逐步增量,经1~2周使血压达到正常水平.降压对高血压急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高血压急症所引起的症状和机体功能改变,均可归因于高血压对心、脑和肾脏的损害。业已证实,有效的控制高血压,能预防或逆转这些损害,这是通过抗高血压作用,改善高血压急症患者血流动力学而实现的。

二、高血压急症需要立即降压,高血压亚急症可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逐渐降至安全水平。

三、对降压药物的选择不仅要求起效快,降压效果确切,而且在降压过程中,不因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造成重大脏器的损害。常用的降压药物有硝普钠、酚妥拉明、硝酸甘油,若应用得当,均能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

四、恰当确定要达到的降压目标水平,老年人或伴心脑肾损害者应避免急剧降压,降压的安全水平在160~180/100~110mmHg之间,或者平均动脉压降低20%~25%,起初48小时的降压,舒张压(低压)不低于100mmHg,收缩压(高压)不低于160mmHg。

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应注意降压的速度和程度,不能片面地追求快速降压,也不必达到完全正常,对患者心、脑和肾的功能状态及其血流灌注很少考虑的观念必须摒弃,应强调降压的个体化。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了药物的选择、给药途径、剂量和血压降低的目标。

高血压危象的饮食

1、鲍鱼竹笋汤

【特点】滋阴润燥、平肝滋阳,补气益肾,能减少腹壁脂肪贮积。适合于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食用。

【原料】主料:罐头鲍鱼50克。配料:竹笋15克,豌豆苗50克。调料:料酒、精盐、味精、胡椒粉、高汤各适量。

【制作过程】①将竹笋放盆内,用温水泡软,轻轻搓洗几次,洗净泥沙,切成长条,放入沸水锅内稍烫,捞入凉水中,鲍鱼切成薄片,豆苗洗净。②在锅内放入高汤,浇开,将竹笋和鲍肉片分别入沸锅中烫一下,捞入汤盅子中。撇去汤中浮沫,加入精盐、味精、料酒、胡椒.

2、大枣冬菇汤

【特点】益气、开胃。适用于治疗各种虚症、食少、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

【原料】红枣15枚,干冬菇15个,生姜、熟花生油、料酒、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过程】先将干冬菇洗净泥沙;红枣洗净,去核;然后将清水、冬菇、红枣、食盐、味精、料酒、姜片、熟花生油少许,一起放入蒸碗内,盖严,上笼蒸60~90分钟,出笼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

不仅能控制血压,而且还能减少其他疾病,所以中老年人应该经常吃一些食疗药膳进补。

3、菊花粥: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菊花摘去蒂,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晚餐食用,治疗高血压病。 

高血压危象的预防

1、避免动物脂肪、高糖、高盐、过度饮酒等。

2、必须减轻体重。减轻体重除控制饮食外,还应注意多进行步行及适当的运动锻炼。

3、必须戒烟,因为吸烟可造成动脉硬化。

4、从预防高脂血症着手,要调整饮食结构。

5、日常生活中遇到情绪激动时血压会突然升高,为使血压平稳,就要注意心理平衡及情绪的调整。

6、中老年人牢记四项原则: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保健。这样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

高血压病人应坚持服药治疗,并经常到医院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平常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不宜过劳,保证充足睡眠。戒除烟、酒及高脂饮食,避免情绪产生较大的波动。

对于肾功能受损的高血压病人而言,使用降压药,不仅要考虑疗效,还要特别注意用药安全,否则会因为肾功能下降而影响药物排泄,使其过多地蓄积在体内,这样不仅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同时也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如低血压等。

 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而中老年人的患病率则高达39%。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指出,在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中,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排在前三位,而对于脑中风,高血压的危害性更是仅次于吸烟,名列第二。因此,关爱老年人健康,就不能忽视老年高血压的防治。

老人只要血压偏高就会紧张,什么情况下的高血压需要紧急处理?

这种类似的问题被问起得太多,其实背后的原因是有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类似问题。那么,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血压突然升高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要分为两种情况来说:

第一种情况比较严重,也就是血压突然升高,很多时候患者血压会高于180/110mmHg,同时伴有严重的靶器官损伤,比如说脑出血、心梗、脑梗、主动脉夹层等疾病,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之为“高血压急症”,需要紧急处理。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这时候没别的,尽快住院治疗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种情况相对不如第一种情况严重,也就是血压突然升高,但是并没有靶器官损伤。简单说,也就是血压高了,但是没有出现什么严重的疾病,这种情况普通高血压患者很多都遇到过,所以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其实,这种情况在医学领域被称之为“高血压亚急症”。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去医院处理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及时进入医院,这时候应该如何处理最安全呢?

大概回到十几年前,面对这个临床问题,很多医院的医生会选择让患者含服“心痛定”,也就是普通剂型的硝苯地平,但是这个做法有很多问题,比如说容易把血压降得过低,容易出现心悸不适、头痛等不良反应。这里面尤其是降压速度太快、过低,还可能进一步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所以大概在2007年之后,我们国家的相关指南就不再推荐含服硝苯地平普通片进行紧急降压治疗方案,比较合适的做法,现阶段得到更多认可的方法是,推荐口服卡托普利6.25mg或12.5mg,来临时降低血压的做法。当然这种做法前提是患者没有普利类药的禁忌,同时现实世界里,口服也行,也可以考虑含服。

高血压急症的鉴别诊断

高血压急症主要应与高血压亚急症鉴别。

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可以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和烦躁不安等。相当多的患者有服药顺从性不好或治疗不足的问题。

血压升高的程度不是区别高血压急症与高血压亚急症的标准,区别两者的惟一标准是有无新近发生的急性进行性的严重靶器官损害。

如何区别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

【提问】老师,请解释一下. 【回答】答复:1、高血压危象hipertensive crisis:短期内血压升高,舒张压超过120或130mmHg并伴有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临床现象。分为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2、高血压急症:血压显著升高并伴有靶器官损害,如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急性脑梗死伴严重高血压、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急性主动脉夹层等称为高血压急症。3、高血压亚急症:血压虽显著升高但不伴有靶器损害的表现。如围手术期高血压、急进型恶性高血压、降压药所致的撤药综合征、药物引起的高血压等。从概念上讲,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之间是一个从属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站长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邮箱:819640@qq.com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